[生活隨筆] 適當的說『不』才是真慈悲


        通常我們都將慈悲連在一起說,對人有同情心,能關懷他人,有同理心能愛護他人,就是有慈悲心的人。  慈悲心是佛教常用的字眼,特別查了一下佛法上對於慈悲的定義如何詮釋。原來佛法上慈悲兩個字是分開來解釋的,「慈」能與樂,有慈心的人想給眾生得到安樂;「悲」能拔苦,有悲心的人可以看到眾生的痛苦,希望能拔除眾生的痛苦。 因此慈悲在佛家的定義是拔苦得樂。


  為何突然會想談慈悲,緣由於有天與一位學佛的友人談到對於加諸己的額外要求,已漸漸成為自己的負擔。  學佛的友人說,一味的接受對方不斷加諸於己的要求,其實不是真正的慈悲,反而是助長了對方的貪嗔。要能適時給予適當的拒絕,才是真慈悲。 一時間讓阿姐領會到適當說「不」的合理性與重要性。
  一般人對於他人的請求通常不知如何拒絕,總怕「不」字一說出口,會瞬間失了友情,即刻讓對方少了面子,於是只能自己忍著心情失了裡子的去配合。   對方或許不自知或一旦養成對自己予取予求的態勢時,已為時已晚;此時一旦開始說不,就好似是自己的不是。 不知如何拒絕別人,而成為自己的負擔,久了開始形成壓力,好似自己反倒欠了別人許多的人情。 

         昨天與一位即將離職的老員工用餐,說著他對於自己不知如何與跨國同仁表達自己對於問題處理方式的不滿,對於跨國同仁對待自己耗費半年的辛苦與辛勤溝通予以否定的失望,於是終於到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的這麼一天。   同仁說著自己常會反思是否是自身的問題導致,也懷疑過自己的能力是否不足,以致無法應付與他人在立場相左的抗爭。 我們一起探討如何能在一開始就能表明該表態的部分,如何明確的設定好自己與他人互動的應對立場;我們一同發掘問題不在於問題本身,而在於彼此的差異性,造成兩造表達事情的方式不同而造成的不同解讀。  我們探討如何在不斷的失意中,能不受外在環境與他人的影響,肯定自己並相信自己鼓舞自己,來找到問題的癥結;如何藉著過去的行為回顧來改變自己未來的行為模式,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好,成為自己想成為的自己。


         原來慈悲的真正定義,是拔苦得樂。  能夠拔他人所受的苦,看得到眾生汲汲營求的貪嗔而能適時的說「不」,不去增加其蒙蔽於無法滿足的貪嗔境地,這才是真正的慈悲。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阿姐趴趴走】世界遺產潛力點 ~ Day 3 老七佳石板屋聚落 2023-01-11

【讀書手記】主管使用說明書

【讀書手記】洞悉人性與現實的366權力法則 The Daily Law